以文輔政 畫好最大“同心圓”
————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研究室(法規處)樊鵬
發布日期:2022-04-07 點擊次數:
【個人簡介】
樊鵬,男,漢族,1987年5月出生,中共黨員,碩士研究生學歷,現任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研究室(法規處)二級主任科員。曾榮獲“全國統戰理論政策創新成果”二等獎、三等獎,省直統戰系統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”,多次榮獲省委統戰部“優秀共產黨員”“優秀公務員”“學習標兵”等榮譽。
【奮斗事跡】
他戰斗在文稿前線,是有口皆碑的“筆桿子”
寫材料是個磨練人的苦差事。作為全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方面的青年骨干,樊鵬常態化加班加點,甚至通宵達旦,經常與寂寞冷清相伴、同淡泊清苦相隨,也毫無怨言。近幾年先后撰寫各類文稿、理論文章400余篇,其中3篇得到省委主要領導同志批示肯定,執筆的10余篇文章在中央和省級報刊雜志發表。特別是每逢歲末年初,文稿任務特別重,他都挺身在前、主動擔當,即便大年三十、春節假期,也堅守崗位、伏案執筆,按時按質完成重點文稿任務,受到一致好評,省委常委同志也點贊到:“這個年輕人能干重活急活,交辦的任何事情都讓人放心!”
深化改革是“啃硬骨頭”的事。作為省群團改革辦的一員,他深學細悟關于群團改革的重要講話和文件精神,涵養寬廣視野、創新精神,突出問題導向、效果導向,拿出了高質量的、富有針對性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文件,為全省壓茬推進省市縣三級群團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。多次隨省委常委同志到基層一線開展群團改革專項調研,起草調研情況報告20余篇,其中多篇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,人民日報刊發《推動群團改革走深走實》一文推介我省群團改革經驗。
他沖鋒在防控火線,是同心戰疫的“逆行者”
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,他主動連夜退掉回外省老家的火車票,毅然投身抗疫,火速下沉一線,在武漢的“至暗時刻”堅守社區防疫一線66天。他是風雨無阻的“守門員”,參與小區24小時封控管理,測溫登記不分晝夜,巡邏守夜任勞任怨。三月的倒春寒無比刺骨,狂風暴雨把臨時搭建的帳篷吹得搖搖欲墜,他跟同事毅然堅持通宵值守,居民群眾看到后于心不忍,為他們送去了取暖的“小太陽”。他是滿腔熱忱的“服務員”,力所能及地幫助居民解決“急難愁盼”現實問題。無論是買藥送菜,還是轉運病人,都有他匆忙的身影。一天,他從晚上8點值守到第二天早晨8點,本應回家補休,結果臨時來了30噸捐贈物資需要搬運,他想都沒想又加入到搬運的隊伍中,肩扛手提、揮汗如雨。他是兼職奮戰的“宣傳員”,在下沉值守期間,犧牲休息時間,奮筆疾書,講好社區戰疫故事,撰寫的通訊在人民網、中央廣電總臺、中新網、湖北日報等各大媒體刊發,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。
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后,他嚴格落實“雙報到”規定,積極參加單位對口社區的輪流值班,一有疫情就聞令而動,請纓參加單位組織的“疫情防控突擊隊”。同時,主動下沉居住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,協助做好入戶排查、人口普查、核酸檢測等工作,兩年來累計下沉社區服務遠超規定時長。他還主動與社區殘疾特困戶“結對子”“走親戚”,經常噓寒問暖,每逢節日都登門看望慰問,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,并積極協調殘聯組織加強關注、給予幫扶。
在參與下沉服務的過程中,他還用心觀察、深入思考,發揮自身所長,積極撰寫心得體會和意見建議,其中《加強和改進社區工作刻不容緩——機關干部下沉社區工作的實踐與思考》一文,得到省委常委同志的肯定批示。
他深耕在基層一線,是守正創新的“排頭兵”
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,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,扎根泥土才能根深葉茂。他走出校門,就沉到基層,作為選調生在鄉鎮工作崗位上,走村串戶、訪貧問苦,與群眾打成一片。他作為駐村干部,還直接參與精準扶貧工作,幫助所聯系的3位扶貧戶如期脫貧摘帽。
遴選到省直機關工作后,他既注重“接天線”、又不忘“接地氣”,堅持把基層作為最好的課堂、把群眾作為最好的老師,經常走出機關,深入基層、深入一線、深入群眾,摸實情、找問題、提對策,撰寫調研報告50余篇,3篇獲全國統戰理論創新成果獎,3篇刊載中央統戰部《調研參考》。
夯實基層基礎是統戰工作的發展之基。他既深化理論研究,又注重基層實踐,在部領導的帶領下,具體負責、統籌做好全省基層統戰工作。2019年多次到襄陽市老河口市開展蹲點調研,撰寫了內容充實、數據詳實、對策務實的專題調研報告,為首屆全省基層統戰工作現場會在老河口召開提供了重要參考,為打造老河口基層統戰這一全省標桿、全國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持。以此為起點,他積極思考謀劃基層統戰工作,每年編印《全省基層統戰案例選編》,推動連續3年開展全省“基層建設年”行動,促進形成了“破局于2019、鞏固于2020、提升于2021”的湖北基層統戰工作發展脈絡,總結提煉了“六大成效”“六條經驗”“六項重點”,助力打造全國加強基層統戰工作的“湖北樣板”。他撰寫的湖北基層統戰工作經驗材料,被中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簡報刊發推廣,并在全國統戰部長會議上交流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